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

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很榮幸能和金卡持卡人Yvette Jong,透過線上會議進行訪談。

Jong自紐約長大,是一位第三文化兒童(Third-Culture Kid, TCK),深受臺灣、印尼與中國文化的三方影響。她目前的職業是一位餐旅策略規劃顧問(Hospitality Strategist),客戶包括國際級飯店、旅遊景點與餐廳。這些客戶有不少都是私人會員制的俱樂部,Jong協助他們依其商業需求建立策略。2020年,Jong偕同丈夫和女兒來臺,我們很期待聽她分享在這塊美麗的寶島上的生活經歷。

查看 Yvette Jong | Craft House Consulting

聊聊您的工作和您最喜歡的事情吧?

在餐旅策略規劃這個產業,工作的重點會放在客人的旅程,我可以透過工作的過程設身處地為別人的生活著想,因此感覺就像是經歷一場虛擬的旅行。當然,我也會把注意力放在經營面上,以便確保在財務上和營運上是可行的,但最終還是要確保顧客有動機來消費(而且要一再回來)。在某種層面上,這個工作有時候也有點磨人,因為要一直看加勒比海湛藍的大海、亞洲茂密的叢林和歐洲歷史景點等照片。但不可否認的,我也有很多旅行的機會。

Beautiful tropical beach sea and ocean

您的生活偏向哪一種類型?是常常旅行、過著像游牧民族一樣,還是有一個固定據點,以其為中心發散出去呢?

是疫情前嗎?(笑)我在紐約長大,很想逃離都市生活,我還以為我會跑去蒙大拿州之類的地方找個農場住,從來沒想過我會回到大都市生活。可是後來我去攻讀餐旅策略規劃,發現其實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住得很舒服。

在23歲的時候,我已經在臺灣、泰國、上海和蘇格蘭等地方都工作、生活一段時間。我住過很多地方,最後回到紐約感覺還是不對,所以又跑回亞洲,當時還差點在北京奧運期間在那裡工作,但最終卻去了香港,在某個集團擔任顧問,這份工作讓我可以在整個亞洲到處跑。有一段時間我是在香港和峇里島兩邊跑。

當我在2011年成立自己的顧問公司Craft House時,我決定不要有固定的辦公據點,而是讓公司內的策略師和我可以在任何地點工作,只要能離機場近、有穩定的Wi-Fi就好。加上我們的客戶來自世界各地,從馬尼拉到模里西斯、從哥斯大黎加到加州都有,因此晚上睡哪裡並不重要。現在我的策略師來自世界各地,從摩納哥到明尼雅波利、暹粒到西雅圖都有。這樣的工作安排很適合我的家庭,特別是我先生Vinc的工作需要常常在世界各地跑來跑去。

您的先生是位竹藝家,請您介紹一下他的工作?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1

Vinc來自德國,曾在巴伐利亞邦受過很完整的木匠訓練。他17歲的時候,得到一個在非洲的工作機會,他在那裡先是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erman Technical Cooperation)合作,然後遇到了另一位德國竹藝師Jörg Stamm,他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前瞻竹藝家之一,Vinc看到他的作品第一個反應是「這是什麼?」。他看到的並不是常見於中國山水畫裡的那種竹子,而是又大又粗的枝幹,一般的樹要花上三年才長得出來可以當建材的那種。Vinc後來的的顧問工作,就是協助訓練當地團隊將建築師畫的概念圖變成實際的三到六層樓房、住宅或大型建築,使它們不會倒塌(笑)。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2

關於Vinc Math

去年您決定來到臺灣,請多說一說這方面的事吧。

我們原本計劃在2020年2月來臺,慶祝我父親的80大壽,當時打算是回來臺灣吃吃東西的,因為在這裡就是要吃嘛(笑)!可是疫情發生了,我們只好取消回台行程。11月時,我們準備好可以回亞洲待兩、三個月,當時臺灣防疫的狀況不錯,我們就想那「去吧!」。因為我們都是遠端工作,女兒也沒有上學,可以把握這次機會帶她回去找阿嬤阿公,並讓她學點中文,同時和家人一起探索這個國家。這樣我們也有機會可以接觸以亞洲為據點的客戶。事實上我和Vinc之前就討論過要在臺灣定居,但一直沒有機會,當一聽說金卡的事,就覺得機會來了。

您是怎麼聽說金卡,並如何評估自己是否可以申請?

一個遠房親戚介紹給我的,他們在臺灣住了10年,過去當我在紐約和香港生活時,他們也住在那邊。他們知道我是那種會去「度假」然後十年不回國的人,所以就說「妳可以試試看申請金卡!」然後我就想,好啊!

您曾經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過,相較起來臺灣有什麼不同、特別的地方?

對我來說,這裡有很強的歸屬感。我們家族每四年都會在臺灣辦聚會,這加深了我和臺灣的連結。另外,我在16歲的時候參加過「Love Boat」(臺灣一個學習中文的夏令營),那次的經歷讓我第一次擁有獨立的感覺,是我的成人禮,是那種一生一次的青春體驗,我們一起搗蛋,我現在有很多朋友都是當時認識的。

關於Love Boat

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就是能給先生和女兒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愛上臺灣,能聽見女兒第一次說出、唱出中文字也是很重大的時刻,因為我是在紐約第三文化成長的小孩,卻直到長大以後才想過要講中文。

另一個就是多元性。臺灣的食物一直都很棒,不論是每天在路邊吃飯糰,還是出外找完美的臭豆腐(Vinc比我還喜歡)。最後就是融合都市與大自然的生活方式,較容易平衡生活各種層面。我們在島上觀光、在海灘游泳、在日月潭騎腳踏車、去爬阿里山看日出、去泡溫泉,甚至還加入了臺北開給4-6歲小孩的每周爬山課,從臺北周圍的郊山看到最棒的景色。

您先生對臺灣有什麼看法?

他覺得臺灣很棒。雖然他花了一點時間尋找同行,但幸好終究是找到了一群致力於永續建築的人。每次介紹讓他能更認識一些人,他與這些人的關係越密切、越深入瞭解他們的熱情並分享業界秘密(通常都需要翻譯協助),他就發現自己不再只是一個在別的國家生活的外國人而已。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3


他還發現只要有即時翻譯App的協助,到處走走其實很安全也很容易。現在他可以自己帶著女兒在城市裡四處跑,去他們最喜歡的地方玩,像是南港的溜冰場之類的。我們很驚訝臺灣有這麼多小孩會玩直排輪。他們一下就打成一片了!

您最喜歡在臺灣做什麼事呢?

這真的要看我待在臺灣有多久。如果是短期旅行的話,重點就是這裡的早餐、夜市,還有我最喜歡的小文具店。我總是會買一些我不需要、永遠不會用到的文具,因為這些東西真的太有趣了。舉例來說,你看這些麻將的便利貼,還有這些有德國主題的德國香腸和扭結餅便利貼,還有這個毛豆鑰匙圈,有個笑臉毛豆可以擠出來(笑)。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4

這次我們有機會可以待這麼久,因此有辦法做更多的事情。我一開始每天都想找些事情做、探索整座島,但這次我們可以慢慢來,和朋友一起出去野餐或是在海灘上耍廢等。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5

您認為您在臺灣有工作機會嗎?

是,我希望能在臺灣找到工作,因為我可以適應本地的市場需求,然後替不同的企業提供策略,從小規模的非營利機構到大型國際級連鎖飯店。即使是在疫情影響下,飯店與管理服務業還是有需要評估他們的商務模型,因此都有工作可做,隨時都有工作可找!而在還沒接到台灣客戶的需求時,我喜歡去當地或國際學校,與國中、高中生聊人生、事業、風險、旅行還有各種事情。我和Vinc都曾在臺北歐洲學校演講過,我還去過桃園當地的一處國中演講。這樣的經驗有時會比工作更有成就感。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6

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您在臺灣長期居住之前沒有想過的?

我們知道會在這裡看到其他以全球創新為業的同行,甚至應該說如果我們做這行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帶來改變的人,我們反而會很意外。但如果要列出我們覺得驚訝的事情,這樣會講上好幾個小時。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7

我們一家人沒有預期到會在這邊找到擁有共同興趣的社群。我們碰巧發現了一個兒童登山課程,是賣二手汽車座椅給我們的人介紹的。我們很快就在課程中結交朋友,這堂課也成了我們在臺灣經驗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教練很棒,他只想教4-6歲的小朋友怎麼當負責任的人。然後我們又發現家裡附近的公園旁有一個小規模、以遊戲為基礎的「學校」,他們把重點放在個人成長與社區互動。兩個團體和我們的教育理念都很符合,我們都很喜歡。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8

還有一件事我們沒有預期到,就是我們居然會在國父紀念館看我父親的個展,裡面有66幅他從疫情開始以來所畫的畫!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9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10

您未來有什麼打算呢?

我們很希望能再回到臺灣。我的金卡還有大約3年的效期,我們絕對願意回來這裡工作。現在我的女兒也會講中文了,我們肯定會為了讓她保持這樣的語言能力而回去。我們離開當時,最後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幫我先生也辦一張金卡。

您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或是想說的話?(Vinc出現在對話視窗中)

Vinc:「我待在臺灣的時間非常特別,我是指以家長的角度而言。」

Yvette:「他很喜歡和我父母在一起!」

Vinc:「呃(兩人笑),我是說從家長的角度而言這裡很棒。到處都有遊樂場、人們都很開放,還有我們遇到的小團體,像是登山課之類的。我不太確定沒有小朋友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很難判斷,但臺北是個非常棒的地方,這個國家很美,食物也很好吃。」

Yvette:「我們還想說可能搬去臺東一陣子,或是在花蓮待久一點。我們想待在臺東6個月,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實現。」

從紐約到印尼,再來到福爾摩沙 - 數位游牧民族在臺灣的生活-11